2025年,视频号正在成为“偷偷赚钱”的秘密通道
现在最头疼什么吗?不是抖音投流ROI又跌了,也不是小红书铺5000篇笔记没水花,而是视频号的优质号商单排期根本抢不到——我们这个领域里面头部达人非常少,好的坑位已经排到一俩月后。”
她抿了口拿铁,压低声音补了一句:“去年这时候,公司在品宣这块,还只敢拿10%预算试水视频号,现在?70%。你知道为什么吗?”
我没回答,但心里门儿清——2025年的视频号,早就不是“微信生态陪跑小弟”,而是很多达人“闷声发财”的金矿。品牌方投视频号,并不仅仅是工作成果可以转发老板看
这种转变背后,藏着一场隐秘的“流量权力转移”:当抖音的算法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,小红书的爆文越来越像买量游戏,视频号却靠着微信生态的“社交原子弹”,硬生生炸出一条新路。
今天我就和你聊聊,为什么连很多新消费食品美妆这些“流量老炮”都在悄悄把预算挪到视频号,但视频号是个大生态,我们普通人如何抓住这波红利,从品牌手里分一杯羹?
视频号的“隐秘优势”:它正在吃掉抖音小红书最痛的伤口
先讲个真事:2024年底,某母婴品牌在小红书投了200篇奶粉测评笔记,结果爆文率不到2%,ROI惨不忍睹;同一时间在视频号找了3个中腰部育儿博主做直播切片,视频通过家族群、妈妈群裂变,单条播放量破500万,后台直接卖断货。
这不是孤例。视频号的流量密码,恰恰是抖音小红书的死穴——社交关系链的信任溢价。
你想啊,当你在抖音刷到一条带货视频,第一反应是“这又是哪个网红恰饭”;但如果在家族群看到大姨转发的视频号内容,标题写着“亲测!宝宝喝这款奶粉真的不上火”,你是不是更可能点进去看看?
这种“熟人背书+精准场景”的组合拳,让视频号的流量价值发生质变:
流量更“肥”:抖音的算法是“内容找人”,但人可能根本没需求;视频号是“人带内容”,比如宝妈群转发的育儿视频,观众本身就有精准痛点和购买意愿。
转化更“丝滑”:用户看完视频号直播,顺手点进博主主页加微信、进社群,第二天在朋友圈看到商品链接,点进去直接小程序下单——全程不需要跳出微信,闭环短到可怕。
生命周期更“长”:抖音视频爆火后3天就过气,但视频号内容会被不同圈子反复转发,去年某养生茶品牌的科普视频,现在还在中老年群流传,持续带来自然流量。
最重要的是,视频号的流量成本比抖音低30%以上。某头部MCN老板跟我透露:“同样的美妆账号,在抖音投100万可能砸不出水花,在视频号50万就能撬动自然流量滚雪球。”
品牌方正在视频号“疯狂撒钱”的3个信号
如果你还觉得视频号只是“中老年聚集地”,那真的错过太多了。根据我拿到的内部数据(某平台商业产品经理亲口确认):
“沉默购买力”觉醒:2025年Q1,视频号35岁以上用户贡献了68%的GMV,但他们几乎从不发弹幕、不点赞——这些“隐形土豪”在抖音可能被算法判定为低活用户,但在视频号,他们才是真金白银的“金主爸爸”。
“私域联营”爆发:某家电品牌把线下4000家门店导购的朋友圈,全部接入视频号直播间。顾客在直播间领的优惠券,能直接到最近门店核销——这种“线上裂变+线下收割”的模式,让单场ROI冲到1:15。
“冷启动神器”上线:微信最近内测并铺开的的“社交能量值”功能,通过分析用户的聊天关键词、社群活跃度,给视频号内容叠加推荐权重。简单说,如果你家族群最近总聊“露营”,系统会自动把相关视频号推给群成员——这是把微信的社交大数据,直接变成流量加速器。
更狠的是,视频号正在复制抖音2018年的“流量红利期”:
中腰部博主报价比抖音低40%,但CPM(千次曝光成本)反而更高;
品牌联名视频号的专属优惠价,用户在小程序下单后自动关注公众号,沉淀为私域资产;
甚至连“0粉账号”都有机会:某家居博主只发了6条视频,靠业主群转发,单条视频带来23个线下订单。
普通人吃透视频号红利的“野路子”
看到这里你可能想问:现在入局晚不晚?怎么避开内卷?
我的答案是:视频号的游戏规则和抖音完全不同,拼的不是拍摄技术,而是“社交撬动力”。说人话就是:谁能把微信里的关系链变成流量引擎,谁就能赢。
分享3个正在闷声赚钱的案例:
1. “家族群战略”:把七大姑八大姨变成分销团长
杭州有个95后姑娘@萌妈优选,专门拍“如何给婆婆挑礼物”“怎么用三句话让公公主动带娃”这类内容。她的杀手锏是每期视频最后加一句:“觉得有用的姐姐们,可以转发到家族群哦~”
结果呢?她的视频被疯狂转发到全国各地的“幸福一家人”“相亲相爱”群,40岁+女性粉丝占比超过70%。现在接一单奶粉广告报价8万,比同龄美妆博主高3倍。
底层逻辑:视频号算法会给“被转发到群聊”的内容额外加权,而家族群的转发链一旦启动,就能穿透不同年龄圈层。
2. “线下店暗桩”:让每个顾客都变成你的流量路由器
朋友开了一家社区咖啡店,吧台放着二维码,写着“扫码加老板微信,送5元优惠券”。加好友后自动弹出视频号链接:“教你如何在家复刻本店招牌dirty咖啡”。
秘诀在于视频结尾:“如果你也喜欢我的配方,欢迎点击右上角‘推荐给朋友’——前100名分享者,下次到店免费升杯。”
一个月后,这条视频被本地白领群、宠物群、骑行群转了上千次,带来300多个新客户。现在连周边健身房都找他联名推“运动后补给套餐”。
底层逻辑:视频号的LBS(地理位置推荐)功能被严重低估,结合线下场景做内容,能精准触达3公里内的潜在顾客。
3. “朋友圈连续剧”:把广告拍成让用户追更的爽文
红通告平台一个做二奢的老板,每天下午6点准时在视频号发“今日拆箱”系列:不露脸,只拍手部特写——开箱、鉴定、保养一气呵成,配上ASMR级别的环境音。
但他真正的杀招在朋友圈:每次发视频后,立刻在朋友圈写小作文:“刚才有个老客户拿来的爱马仕,鉴定完发现是假货...(文案只写一半)完整故事在视频号。”
这种“朋友圈钩子+视频号闭环”的玩法,让他的视频号打开率超过60%,单月流水破百万。
底层逻辑:视频号和朋友圈的联动,本质是“公域种草+私域收割”的超级组合,用户从好奇到下单只需滑动两次屏幕。
2025下半年最大的变数:微信正在憋一个“王炸”
文章最后,分享一个尚未公开的重磅消息:微信视频号团队正在测试“社交电商身份系统”(某腾讯内部人士透露)。
简单来说,未来你的视频号主页可以显示“XX会员”“XX社群主理人”等标签,点击标签能看到你加入的社群、推荐过的商品、甚至线下活动轨迹——相当于把微商、社群运营、内容种草全部打通,形成“社交信用资产”。
举个例子:如果你是有1000个微信好友的宝妈,认证“母婴好物推荐官”后,带货转化率可能比10万粉的抖音账号还高。
这意味着什么? 视频号的商业生态即将进入“身份经济”时代——谁能在微信生态里构建多维度的信任关系,谁就能调用整个社交网络的变现能力。
写在最后:红利属于“关系链黑客”
2025年的视频号,早已不是那个“跟在抖音后面捡漏”的小弟。当抖音困于算法的内卷,小红书苦于流量的虚假繁荣,视频号却用最原始的“人与人之间的连接”,撕开了一道新的商业裂缝。
普通人要做的,不是和MCN机构拼剪辑技术,而是成为“关系链黑客”:
把家族群变成你的分销渠道;
让朋友圈成为视频号的预告片;
把线下顾客转化为你的流量路由器...
原文出处:厚孜网络
上一篇:小红书用户的“消费真相” 惜物观盛行,流行‘自带一切 下一篇:为什么百度推广效果差还有人投?